当前位置: 主页 > 娱乐资讯 > 正文

見証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筑景、成勢、聚人、興業”

作者:神仙道公益服 来源:Sfxdz.cn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0-01-12

原標題:深挖生態價值增量 增加群眾幸福存量

見証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筑景、成勢、聚人、興業”

  “公園是城市最美會客廳,人人都是招商大使。”——位於新都區的泥巴沱森林公園,這幅標語格外引人注意。

  沒錯,新都區干脆把投促局搬進了公園。現在,“逛公園、談項目、吃火鍋”的招商“三部曲”在這座新“城市會客廳”不斷奏響:綠色生態來了,市民游客來了,精品項目來了,商業價值也來了。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明確指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作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近兩年來,成都給出了怎樣的“成都經驗”?講出了怎樣的“成都故事”?1月11日,一年一度的觀摩拉練如期而至,公園城市建設的一個個新精彩呈現眼前……

  筑景

  綠色服務可感可及

  一邊喝著蓋碗茶,一邊和三五朋友晒著太陽拉家常,享受著愜意的周末時光——這是位於武侯區金江公園“江安草堂”的一幕。

  金江公園位於武侯區江安河東側,北至永康路,南至金島度假村,西至江安河,東至草金路,規劃總面積約52公頃。其中“江安草堂”延續川西民居的風格,將原有農家樂進行提升改造,保留鄉土樹種,打造了可供居民休閑聚會的場所。

  一旁,金江河潺潺流過,推窗開門皆成景。著力做好“水文章”,正是金江公園的一大特色。據武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江公園在確保實現水系、道路、綠化“三通”的基礎上,結合武侯文化、歷史和景觀特點,根據每條河流的實際情況,著力提升濱水區域城市品質、河道防洪標准、水系調蓄能力,恢復了河流生態功能。

  不僅如此,城市“慢行系統”也進行了有機植入,餐廳、咖啡館、漢服體驗店等多元業態也在此呈現,一幅百水潤城、水清岸綠、安居樂業的宜居畫面正徐徐鋪開。

  “從這裡上船!”來到天府新區麓湖社區,在社區負責人的招呼下,我們乘坐“水上巴士”在天府新區麓湖社區觀摩了一圈。泛舟湖上,微風拂面,湖裡水質清澈。兩岸風景如畫,極具設計感的房屋掩映在樹林之中,充分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場景。

  天府新區麓湖公園規劃總面積765公頃。據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在原有良好生態本底基礎上,按照ETC規劃理念,對社區進行公園城市內涵式改造與提升,打造有質量、有活力、有品位、有溫度的綜合性、國際化公園社區。

  沿著社區漫步,公園沿水沿綠布局可進入、可參與的棧道體系和慢行體系,實現了公園社區與公園片區、城市大公園互連互通,使市民在公園裡可休憩、可玩耍,真正實現了在生態中享受生活、在公園中享有服務。

  成勢

  空間創造更大價值

  藏身金牛科技服務產業功能區核心區,涵蓋極具科技感的展覽館與436文創空間,風景優美的城市公園旁,TOD地下商業空間迎接著無數來這裡歡度周末的游人……在金牛區新金牛公園,城市街區公園場景已然成形。

  2018年底,公園一側龍湖天街的商家入駐率隻有20%﹔到了今年年初,商家入駐率已提高至60%——實現快速躍升的“法寶”,正是老舊街區的提檔升級和文創產業的不斷引入。

  據金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金牛大道沿線文化資源成鏈,生態綠地串聯的突出優勢,金牛區通過“政府主導投建+企業主動認建”的模式,吸引龍湖集團出資參與公園景觀建設。同時,通過引入“436”文創機構,金牛區利用公園2000平方米地下空間打造成都首個TOD文創商業綜合體項目,構建“文化珠鏈、公園簇群”的TOD文創商圈,用筑景聚勢產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平衡公園項目建設,推動了生態價值充分轉化和經濟效益最大提升。

  如今,在新金牛公園,436文創園區+全省首個工業設計創意館+公園文創TOD“遇繪”的“一園一館一商業”模式正書寫著“公園+文創”的新發展路徑。

  不遠處的成華區二仙橋也正在成都奮力建設國家級文創產業發展區的進程中脫胎換骨,上演著現代文創新空間的蝶變大戲。

  東郊記憶、禾創藥業倉庫、107倉庫、103倉庫、華西混凝土供應站……曾幾何時,二仙橋片區鐵軌縱橫、工廠林立、倉庫遍布。隨著近年來成華區搶抓中優戰略和公園城市建設的重大機遇,公園城市多元價值得到進一步彰顯。

  走進二仙橋公園,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排整齊的“紅磚房”。2017年底,完美世界控股集團西南總部正式入駐成華,位於二仙橋西片區、始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禾創藥業倉庫,就是該集團與成華區合作的重磅文創項目完美文創公園的選址地。

  經過一年多的打造,在其沉澱厚重歷史的“紅磚牆”內,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入駐這裡。一個以“文創”為核心,以“游戲、影視、音樂、教育”為主要業態,以“文創公園+產業高地+創新社區+工業遺產”為共生模式的產城生態體系在完美文創公園得以完美呈現。

  聚人

  人才人氣加速集聚

  原本備受歡迎的香香巷,如今在附近多了兩條同名小巷:香香2巷和香香3巷,通過打通街區的“毛細血管”,實現了望平街、天祥街到濱水公共空間的“無縫貫通”。故事館、網紅書店、劇社茶館、網紅店集合街區……曾經的猛追灣儼然已是一片“新顏”。

  成華區政府黨組成員、成都龍潭總部新城管理委員會主任余雅賓認為,這正是成都建設公園城市取得的成績。她介紹說,猛追灣按照“設計、施工、運營”全鏈條商業化邏輯,由專業化公司會同成華大力實施優質資源“收、租、引”,並由專業化公司對收儲載體整體實施資產管理、運營管理、項目招引、業態管控等工作。“這樣一來,就真正緊緊扣住了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的打造原則,商圈的商業價值也煥發生機。”余雅賓說,現在,部分鋪面租金實現10倍增長,商業價值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群眾也紛紛反映:水的味道好了,空氣的味道新了,生活的味道濃了。

  這是錦江公園成華段的一隅。目前,成華區通過交通重組、場景營造、業態升級、品牌塑造等舉措,已將新華橋至東風橋長1.4公裡的望平濱水公共空間建成為錦江公園首個慢行街區示范段。

  從新華橋出發,沿著錦江行走,一路上沒有機動車輛駛入,人行步道寬敞整潔,書店、咖啡館、花店分布於道路一側,漫步其中,自在暢快。不少市民沿著河邊散步、看書、喝茶,享受著愜意的午后時光。

  同樣毗鄰錦江的望江樓公園則通過拆圍增景與場景營造,吸引了更多人流。

  開敞通透、層次豐富、展現川西園林特色和望江樓公園特色——從項目啟動之初,路線就已明確。去年9月起,歷經2個月的改造提升,圍牆邊阻礙視線的竹類和雜亂植物得以移除,通透大氣的生態空間與市民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