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神仙道辅助 > 正文

钟海峰:水下“神仙道私服发布网”,负重前行

作者:神仙道公益服 来源:Sfxdz.cn 浏览: 【 】 发布时间:2018-12-25

钟海峰:水下“神仙道私服发布网”,负重前行

 

“海上特别勇敢奖”获得者潜水员钟海峰。

  12月6日,英国伦敦,国际海事组织把2018年度的最高奖章——“海上特别勇敢奖”颁发给了一名中国潜水员。

  这个奖项是从15个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和两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推荐的22名候选人评选出来的。

  获奖者是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高级潜水员钟海峰。2017年11月,在珠江口海域的一艘沉没的商船里,他成功拯救了被困于水下货舱超过36个小时的3名船员,教他们使用呼吸设备水底逃生,创造了海难救援的奇迹。

  而这次救援,只是钟海峰在28年间参与的诸多大大小小海难救援中的一次。“这个奖是给我们团队的,也是给中国救捞事业的。在生命面前,每一个潜水员都会用尽全力,勇往直前。”他说。

  这是个相当危险的职业,水下救援一个突发或不可测的意外都足以让潜水员致命。钟海峰的父母和妻儿至今仍并不完全知道他“每天都在干什么”。长年出差,把家当“旅馆”,他也愧疚,但只要接到任务,他就是一个不知疲倦、奋勇出击的水下“神仙道私服发布网”。

海难救援奇迹 从海底逃出生天

  2017年11月27日凌晨3时许,在珠江口伶仃航道海域,载有5038吨钢材的福建籍散货船“顺锦隆”与装载5000吨黄沙的江苏籍散货船“锦泽轮”发生碰撞,导致“锦泽轮”沉没。

  救助直升机在空中盘旋,30多艘船艇紧盯水面,20多名潜水员分批次持续进行水下探摸。11月28日13时,货船“锦泽轮”被撞后沉没海底已35个小时。

  令人揪心是,船上12名船员依然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负责现场潜水救援指挥的钟海峰跟队友说。此时,经过多次水下探摸,很多潜水员都已经相当疲惫。

  50岁的钟海峰,平头,微胖,语速稳而坚定,憨厚的大脸,一双机敏的眼睛。他是广州打捞局救援工程船队第四工程队队长。

  13时47分,救援出现重大进展!在水下被困的船员王品听到潜水员在水下敲击船体的声音后,冒险从海底游了14米上浮水面,很快就被潜水员发现并救起。他带来的消息让救援现场“炸了”:“水下船舱里还有6个人,快去救他们!”

  王品回忆,撞船后,“锦泽轮”上的船员紧急上救生筏逃生,但船随后侧翻,水流又把他们吸回船舱,翻扣到海底。由于侧翻速度快,2号船舱内形成了一个高约2米,长约30米的水下“气泡”。被困期间,王品等7名幸存者在舱内三两个抱在一起取暖,用舌头舔舱壁上的水珠补充淡水。

  钟海峰迅速组织潜水救援,来不及多想,他再次带着队友下水。“我救援经验比年轻人丰富,水下好应变。”他说。

  水下环境极其复杂。在8米多深的海底,钟海峰的眼前一片浑浊。即使开着头顶的探照灯,能见度也只有一只手臂的距离。船上的钢丝绳可能与潜水员的供氧脐带缠绕,铁器利口可能割断喉管,而侧翻的船体由于结构不稳随时可能再次翻扣,将潜水员和被困船员彻底困死。

  时间就是生命!钟海峰和队友默契配合分工,队友李海巨在舱外捋顺脐带防止缠绕,钟海峰则进入舱内寻找被困船员的准确位置。绕过层层阻碍,终于发现了被困的6名船员。

  被困船员非常激动,大声呼喊。由于带着头盔不方便交流,钟海峰打手势请大家稳定下来,听从救援指挥,并把一名船员拉到身边,把氧气瓶气嘴放进口中,然后比画着教他捏住鼻子,用嘴呼吸,经过一两分钟的训练后,他带着第一名被困船员上浮。

  深水救援能见度差,大部分时间都是靠感觉进行盲探找路,出水过程中钟海峰还要极力保证船员的安全。“船员如果一慌乱,就会乱抓乱翻,氧气脐带一旦缠绕,潜水员和被困船员都有生命危险。”

  14时45分,大管轮吴天标被救起,35岁。

  15时,轮机长江国太被救起,64岁。

  15时9分,见习机工念建华被救起,42岁。

  上上下下,来回6次,在半个多小时内,钟海峰连续救出3名幸存船员。

  此时,钟海峰已经体力耗尽,他的队友接续跟上。救援过程中,钟海峰精神高度集中,身体则要克服海底洋流和浑浊的黄沙,半个多小时下来,“像跑了一场马拉松,精疲力竭。”

  钟海峰说,他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生死之间容不得半点差错和意外。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救捞精神。

生死博弈 摘除珠江口“化工毒弹”

  这是钟海峰在伦敦接受“海上特别勇敢奖”时的一段讲话:

  “每一次看到那些遇险者从绝望中重现希望的眼神,每一次看到他们上岸之后号啕大哭的宣泄,我都百感交集。我热爱潜水救援这个职业,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在危难的时候挽救他人生命,我感到十分自豪和光荣,我想我会一直从事下去”。

  但钟海峰希望救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因为每一次救援都意味着一场险情、一场灾难、一次生死博弈。但谁都明白,险情不可能消除,搜救、打捞、救助要随时待命。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各级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和协调搜救行动187次,协调派出搜救船舶2283艘次、飞机38架次,搜救遇险船舶119艘,其中94艘船舶获救;搜救遇险人员1091人,其中1033人获救,搜救成功率94.7%。

  每一次成功救助的背后,都离不开像钟海峰一样的救援人员的奋勇向前、全力以赴。

  2017年8月,一艘装载有2950吨石脑油的“凯顺油7”油船,被台风“天鸽”带来的狂风暴雨袭击,搁浅在珠江口青洲岛山边。

  更紧急的是,该船的货舱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变形,石脑油开始慢慢向大海泄漏。

  石脑油密度低、闪点低、液体蒸气气压高。别说是明火,就是抽油泵发热超过220摄氏度就会引起燃烧或蒸气爆炸,被称为“化工毒弹”。

  钟海峰的任务就是拆除这个“化工毒弹”。他第一个下水探摸难船破损情况及沉态,拿取了第一手资料,为后面成功卸油过驳及高位出浅奠定基础。钟海峰还结合自身经验设计出解决办法:将氮气注入储油舱,减少油舱氧气浓度,从而防止石脑油爆炸,同时,他指挥队员用大功率液压卸油泵抽油。